誰值得,誰不必,花了10幾萬學費,上 7堂短影音課程後的純實戰排名
短影音⋯⋯幾乎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所謂「極速變現管道」
不管是 Instagram Reels、YouTube Shorts 還是 TikTok,總有那麼一些影片,讓人一滑就停下來,超吸睛、互動爆棚,甚至直接帶動業績翻倍、事業起飛。
而我呢?就是那個每天滑著別人的影片,心裡癢得要命,卻一直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的人。
最初,我只是單純想把自己的小品牌經營起來。沒預算找人代操,只想自己摸索看看。但問題來了——剪影片?寫腳本?拍攝技巧?這些對我來說根本是天書,完全霧煞煞。
所以我開始上網找資料、看教學影片、翻社團、聽講師直播分享,也陸續報了幾堂課。沒想到才發現,現在網路上的「短影音教學」多到爆炸,而且每一個講師都說自己的方法最有效,看得我越來越迷惘,到底該聽誰的?
最後我告訴自己:與其繼續觀望,不如直接行動。
我決定來一場終極實驗,把自己當成測試者,實際去上課、實際去做。我一口氣報名了7位不同講師的課程,從線上課、實體班、密集營到1對1顧問式教學,各種類型我幾乎全都試過了。
目的很單純,就是想找出到底哪種課程,最適合像我這樣──「沒經驗、沒風格、只想搞懂怎麼開始」的短影音新手。
💸 我真的花了十幾萬的學費與器材費,就是想幫你找出:哪個短影音老師,最適合你!
這篇文章,是我這段學習旅程的完整紀錄,也是一個集合7位講師、影片與實戰淬煉過的心得彙整。
我會真實分享每一堂課的內容特色、授課風格、適合族群,然後會根據我的親身體驗,給出最真實的推薦(或不推薦)理由。那個~如果你也正準備要踏入短影音的世界,但還不知道該從哪裡選起,希望這篇文章,能幫你少走一點冤枉路。

短影音課程推薦01:老獅說|從邏輯到實作,幫我真正跨出短影音的第一步
在所有短影音課程的講師中,我最早報名的,就是老獅說的課——也是我收穫最大的一堂。毫無懸念。
吸引我報名的原因很簡單,他不是那種只會講「拍得帥」、「剪得快」的講師。他談的是內容邏輯、帳號定位、商業變現策略,直接聚焦在我真正想解決的問題上:如何透過短影音,讓品牌有聲音、有利潤、有未來。
更重要的是,這是我看過唯一一堂真正小班制、極高強度的課程。整整一天只休息不到 20 分鐘,每個學員都能獲得多次一對一指導,針對帳號直接剖析優化,實用到爆炸。
如果你跟我一樣,不只是想拍好玩的影片,而是想把短影音變成經營品牌的關鍵能力,那這堂課你絕對不能錯過。
📚老獅說課程規劃:從定位→內容→實拍→演算法,一環扣一環
老獅說的課不是單次講座,而是一套有結構的教學流程。我報名的是【短影音起手式】主題課程,內容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核心模組:
- 1. 短影音時代的內容邏輯:從平臺演算法演進談到用戶習慣,讓我理解為什麼有些影片明明不炫技卻特別有感。
- 2. 品牌定位與帳號規劃:老師會帶你釐清「你是誰、要講什麼、為誰而拍」,這對一開始還搞不清楚方向的我超重要。
- 3. 腳本設計與內容公式:教我如何拆解熱門影片的節奏、開場、CTA,還給了一套「5秒吸睛、10秒鋪陳、20秒轉折」的結構公式。
- 4. 實際拍攝與剪輯演練:手機就能操作,還搭配剪映示範,即使完全沒剪片經驗也能跟上。
- 5. 演算法理解與上片建議:這段我學到最多,包含標題撰寫、Hashtag邏輯、貼文時機等超實用技巧。
老獅說課後評比:最適合想走長期經營路線的人
老獅說的課,不是用華麗技巧吸睛,而是從底層邏輯幫你建立穩定產出能力。上完課我最大的感覺是:「原來短影音不是一場炫技秀,而是一場邏輯清楚的內容工程」。
✅ 老獅說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?
● 想經營個人品牌或小生意的人
● 希望學會企劃+拍攝+轉換的一條龍內容策略者
● 已經知道自己不能只靠剪影片,而要學會說故事的人
❌ 老獅說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?
● 想短期爆紅、期待上完課就變KOL的人
● 完全不想思考,只想套模版做內容的人
📊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:9/10(10分最高)
老獅說是我整體評分最高的一位講師。對我來說,這堂課就像是打通短影音內容經營的「任督二脈」。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ionchung920/

短影音課程推薦02:蟬師|當內容不只是內容,而是「思考後的內容」
如果說其他講師是在教你「怎麼做內容」,那麼蟬師的課,教的是你——怎麼去思考內容本身的本質。
沒有華麗簡報、也幾乎沒有實作操作,課堂只有一張白板,和一連串簡單卻震撼的問題。他會讓你在短短幾個小時內,把原本以為自己懂的東西——行銷、腳本、故事結構、演算法——全部拆解、重組,重新思考。
有幾個瞬間我甚至會懷疑:「我是不是這幾年都走錯方向了?」但也正是這種徹底的思維衝擊,才讓我意識到過去做內容時缺的不是技巧,而是角度與本質的理解。
這堂課對我來說,**不輕鬆,但非常值得。**你會走出教室時沉默,回到家反覆咀嚼、推翻、重構,真正把「做內容」這件事,變成腦子裡的能力,而不是工具裡的模板。
📖蟬師課程規劃:從思維、結構到創作意圖,讓你重新理解「內容是什麼」
蟬師的課程形式是小班制討論+案例分析,有點像內容哲學課+創作實驗室,沒有SOP公式,但每一句話都值得反覆咀嚼。課程大致分為幾個核心:
- 1. 內容本質的定義與再認識:透過九宮格分析自我優勢,並且發展出什麼是有價值的內容?誰在乎?為什麼?
- 2. 信息設計與敘事結構:怎麼鋪排一段話,讓觀眾不是「看過」,而是「聽懂」?
- 3. 切題 vs 切身:主題如何轉換為觀眾的感受
- 4. 反直覺式內容策略:有時候,不說你想說的,而是說對方還沒意識到的
- 5. 內容創作實作與互評:每個人都要現場提出1段內容架構,並彼此點評
🧭 蟬師課後評比:最適合想要升級內容邏輯與深度的創作者
蟬師的課不是給初學者的入門磚,而是給創作者的「轉型轉念」之課。他不會教你怎麼拍、怎麼剪,但他會讓你在下一次寫腳本、下主題、挑敘事角度時,做出更有思考過、更能打動人的選擇。
✅ 蟬師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?
● 已有短影音創作經驗,但內容總覺得「沒力道」的人
● 希望在內容上建立獨特思維與深度的創作者
● 媒體人、寫作人、講師、個人品牌經營者
❌ 蟬師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?
● 技術導向學習者(例如想學剪映、拍攝技巧的)
● 完全新手,希望直接套模組的人
📊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:9/10(10分最高)
蟬師不是讓我拍出最多影片的那一位,但卻是讓我「改變內容思維」最深的一位老師。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rofile.php?id=61569673449919

短影音課程推薦03:安達老師|從零到會拍會剪,這堂課讓我真正動手做出第一支影片
如果說其他老師偏重在策略、說故事與邏輯思維的建構,那麼安達老師的課,則是短影音「技術面」的終極入門與實戰現場。
我參加的是他的實體操作班,一踏進教室就像走進一個簡易影棚:腳架、補光燈、收音設備、手機支架一應俱全。沒有花俏的理論,而是直接手把手教你從 0 開始拍片:怎麼構圖、燈怎麼打、人怎麼站、景怎麼搭,連剪接軟體操作都一步步示範。
對我這種連「曝光補償」或「白平衡」是什麼都不太懂的拍片純新手來說,這堂課真的讓我「破冰」成功。從一開始對鏡頭的恐懼,到拍出第一支自己設計腳本的影片,那種成就感是我過去看再多教學影片也換不到的。
這不是一堂純理論的課,而是能讓你當天拍、當天剪、當天發出第一支短影音的實戰訓練。對想自營品牌內容、但一直卡在「技術門檻」的創業者來說,這門課超值、實用、值得。
🔧安達課程規劃:一整天密集實作,帶你拍出屬於自己的短影音
安達老師的課程主打「學了就能拍、拍了就能剪」,課堂流程很清楚,而且節奏抓得剛好,不會讓新手有太強的壓力。課程內容大致包含:
- 1. 腳本設計簡化法:用簡單的方式寫出「開場-內容-收尾」的拍攝腳本
- 2. 上片與排程建議:簡單實用的發片流程,降低拖延與卡關機率
✅ 安達老師課後評比:最適合完全新手,尤其是商家、個體創業者
這堂課沒有太多理論,也沒有演算法分析,但卻幫助我實實在在地跨出技術門檻,讓我開始能「自己拍、自己剪」。如果你是商家老闆、講師、工作者,想要自產影片、卻又對工具陌生,這堂課真的很適合你。
✅ 安達老師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?
● 完全沒有拍攝經驗,但想自己製作影片的人
● 商家/講師/顧問等需要內容自產的個體創業者
● 希望當天就能學會拍剪流程並完成作品的新手
❌ 安達老師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?
● 已有拍攝/剪輯經驗,希望進一步學習策略者
● 對單純實作課程不感興趣的人
📊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:8/10(10分最高)
安達老師的課,讓我從「完全不會拍片」到「自己拍得出影片」,對於剛起步的我來說,這是一個紮實的開始。
課程連結:https://drich01.com/anda/shortvideo/

短影音課程推薦04:酷炫|從百萬網紅的角度看短影音:不是教你怎麼拍,是讓你想清楚「為什麼拍」
如果你在 YouTube 或 TikTok 上待過一陣子,一定聽過「酷炫」這個名字。作為百萬級網紅,他的內容風格鮮明:誇張、直白、節奏快、記憶點強——正是許多年輕觀眾愛不釋手的類型。
當我報名他的分享講座+操作課時,其實並沒有預設太多期待,心想可能就是一場「藝人見面會」式的熱鬧活動。但實際參與後,我的想法完全改觀。
整場課程不像傳統教學,更像是一位創作者親自揭露心法與創作背後的真實歷程。他毫不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從選題、腳本、拍攝、剪輯到流量運營的每個階段——那些失敗、走過的冤枉路、爆紅的關鍵點,甚至包括如何與品牌合作的實戰細節。
現場人數很多,但氣氛非常熱烈,那種「網紅本人就在你面前講心路歷程」的感受,很有震撼力,也讓我對短影音的創作有了更現實、可實踐的理解。
如果你是一個希望抓住年輕族群注意力、同時想了解如何讓內容產生記憶點與話題性的品牌經營者,酷炫的課雖然不走傳統教學路線,但會是一場極具啟發力的體驗。
🔥 酷炫課程規劃:風格經營+創作觀念+平臺玩法分享為主
酷炫的課不太像一般系統性教學,比較偏向經驗分享型,主要圍繞以下幾個重點:
- 1. 創作者生涯的實戰故事:他如何從素人轉型成全職創作者,當中遇過的流量高潮與低谷
- 2. 爆款影片的共通元素:標題取法、節奏控制、情緒鋪陳的實例講解
- 3. 平臺玩法解析(特別是TikTok與YouTube Shorts):演算法觀察、熱門題材分析
- 4. 個人風格塑造與人設打造:如何讓觀眾一看就記住你
- 5. 如何維持產能與創作熱情:給長期經營者的心法建議
雖然課程中有簡單帶到腳本與拍攝流程,但更多時間是放在激發創作觀念、建立風格意識這件事上。
🎯 酷炫課後評比:適合正在迷失方向或追求突破的創作者
酷炫不是那種一步步教你做影片的講師,但他會讓你理解:「成功的短影音創作者,靠的不是技術,而是選對了角色與表達方式。」如果你正卡在創作動力低落,或是迷惘於個人風格定位,這堂課會是很強的補血劑。
✅ 酷炫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?
● 想靠短影音打造個人影響力、成為創作者的人
● 對創作流程與網紅思維好奇、正在卡關者
● 想經營 TikTok、YouTube Shorts 等娛樂導向內容者
❌ 酷炫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?
● 完全技術導向的新手
● 商業品牌方、企業用戶希望建立內容SOP者
📊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:8.5/10(10分最高)
酷炫的課更像一場「創作燃料補給站」,適合想找回創作熱情的人。
課程連結:https://startingedu.com/product/practical-guide-to-popular-short-videos/

短影音課程推薦05:穿透|比你更懂「品牌該怎麼說話」的短影音顧問型講師
在我參加的七堂短影音課程中,穿透的課絕對是資訊量最紮實、筆記寫最多的一堂。
他不是那種創作者型的講師,也不走熱絡互動或現場演練的風格,但正因如此,更能看出他的底蘊與深度。他是少數能夠將品牌策略、內容行銷邏輯與短影音實務操作完整整合起來的導師。
他的強項不在於拍出「炫」的影片,而在於教你如何讓影音成為一種能轉化的「商業工具」。他會從「品牌目標」往回推導內容設計、帶你重新審視腳本結構、運鏡節奏、素材選擇,並解釋這些環節如何影響使用者停留、互動與最終轉換。
簡單來說,他是一位真正懂行銷、懂品牌、也懂影音內容製作的顧問型講師。
如果你是一位企業行銷人員、社群內容主管、品牌創辦人,甚至只是正在經營自媒體但希望「跳脫創作者思維」的人——穿透的課,絕對是必修。
🧩 穿透課程規劃:邏輯導向、系統整合,不講流量,只談策略與轉換
穿透的課分成三大塊:品牌定位、影音策略、商業應用。我參加的是實體授課+分組討論形式,課程重點如下:
1. 品牌價值轉譯為影音內容的公式:怎麼把「我們很專業」拍成觀眾會想看的一段影片?
2. 顧客認知路徑與內容策略設計:如何讓影片成為「預約/詢問/成交」的引導工具
3. 平臺內容分發與佈局策略:一支影片如何延伸到 IG Reels、YT Shorts、LINE社群、部落格
📌 穿透課後評比:適合行銷人、品牌主、正在用影片帶營收的你
穿透的課程不炫技也不娛樂,但非常「扎實」像一本短影音策略白皮書。如果你是自媒體、品牌行銷、企業老闆,已經不只是想「有東西上架」,而是想打造有效率的影音營銷模式,穿透的課是你該上的那一場。
✅ 穿透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?
● 中小企業行銷主管/品牌經營者/內容策略規劃師
● 想讓影片「變現、導流、養粉」的人
● 已經會拍片但卡在成效不明、無法衡量轉換的人
❌ 穿透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?
● 剛入門、連帳號定位都還沒想清楚的新手
● 想要學剪輯、腳本操作、拍攝技巧的技術學習者
📊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:8/10(10分最高)
穿透是那種你上完之後,會回頭重聽錄音檔好幾遍的老師。資訊濃度高,建議有一定創作經驗或品牌背景的人來上更有效。
課程連結:https://xway.com.tw/

短影音課程推薦06:617行銷筆記 劉易蓁|最接地氣的創作者同行,教你用真實走進觀眾心裡
在這輪七堂課中,617行銷筆記的劉易蓁老師,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創作者圈裡最值得信賴的「老大哥」親切、真誠、務實。
他的課程沒有華麗包裝,也不靠炫技吸引人,而是用多年來親身經營品牌、承接商案、帶社群、實際轉換的經驗,一步步拆解出創作者這條路的現實與可能性。
對我來說,這堂課的收穫不只是一堆技術筆記或策略方法,更多的是「被理解」的安心感,那種只有過來人才說得出來的經驗值與人味,讓人在紛亂的內容創作洪流中,找到方向與陪伴。
📘 劉易蓁老師課程規劃:從自媒體經營出發,給內容創作者最實用的提醒
劉易蓁老師的課,是以他自己品牌帳號的經營歷程作為主軸,搭配觀察數據、實戰案例,提供許多「內容創作路上容易忽略卻最關鍵的盲點」。大致課程內容包含:
- 1. 如何從0開始經營一個有靈魂的帳號(不只是發文,而是建立角色感)
- 2. 內容產製節奏與創作瓶頸突破法(產能管理+現實壓力平衡)
- 3. IG、Threads、Reels等平臺特性解析(以生活型、知識型帳號為主)
- 4. 如何從內容中「慢慢培養信任→形成轉換」
- 5. 個人創作者如何累積自信與永續經營能量
🧡 劉易蓁老師課後評比:適合想「慢慢把內容做出來」的創作者與接案者
如果你不是想當網紅、也不期待三週爆粉一萬人,而是想慢慢建立個人風格、說出真實故事,617行銷筆記劉易蓁老師的課就是你該去坐一坐的地方。
他就像一位創作者心理教練,不教你怎麼搶熱點,但會告訴你:「熱點燒完後,你還剩下什麼?」
✅ 劉易蓁老師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?
● IG經營者、自媒體初學者、個體創作者
● 正在面對創作焦慮、產能壓力、缺乏方向的人
● 想把生活經驗轉化為社群內容的人
❌ 劉易蓁老師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?
● 尋求技術教學/剪輯操作課程的學員
● 商業品牌方希望獲得影音轉換工具的企業代表
📊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:8/10(10分最高)
劉易蓁老師不是短影音的技術教練,而是內容創作者心靈上的同行者。這堂課幫我重拾了創作的初心。
課程連結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617bee/

短影音課程推薦07:串串李川|創意不是學來的,是被點燃的-風格型創作者的靈感加油站
在這七堂課裡,串串李川的課,是最讓我「跳出慣性」的一堂。
他完全不照牌理出牌,整堂課幾乎沒有傳統意義上的章節架構,而是大量用案例腦洞、現場發想、角色扮演互動,帶你進入一種近乎「創作自由意識流」的狀態。
如果你習慣邏輯式、拆解式的教學,這堂課一開始可能會讓你有點暈船。但說也奇妙,當你放下分析的慣性,靈感反而就來了。
李川本身就是一位極具風格的創作者,從語氣、構圖、節奏、日常題材切入到社群帶話題的手法,都讓人一眼認出「這支影片是他的」。這樣的內容辨識度與個性,就是他要傳達的精髓。
這堂課對我來說,不只是學創作技巧,更像是一次風格覺醒。
🎨 串串李川課程規劃:內容破框訓練+靈感挖掘工作坊
這堂課的教學風格非常特別,內容不是線性安排,而是類似一場創意腦內風暴:
- 1. 案例分析:那些爆紅不是巧合,而是設計
- 2. 題材腦力激盪:透過「反差題材」、「角色反轉」、「無厘頭敘事」激發創意
- 3. 語感與視覺節奏的實驗訓練:如何剪出「看不懂但停不下來」的吸睛效果
- 4. 風格測驗+反饋討論:讓你更清楚自己適合什麼類型的創作風格
🚀 串串李川課後評比:適合喜歡創意、風格強烈的創作者
這堂課幫我找回了創作初期的那份「自由感」。不是為了演算法、不是為了爆紅,而是為了讓我自己先覺得:這支影片我做得很爽、很真誠。
✅ 串串李川推薦給什麼類型的學員呢?
● 想打造獨特風格的短影音創作者
● 喜歡創意題材、情境設計、實驗型敘事的人
● 走非主流、不想迎合市場的內容創作者
❌串串李川不太適合什麼學員呢?
● 尋求教科書式課程、新手需要基本工具教學者
● 商業品牌希望直接導流或轉單的實戰應用需求者
📊 短影音課程評比結論:8/10(10分最高)
李川老師不是來教你「怎麼做內容」,他是來問你「你想讓觀眾感受到什麼」。這堂課適合腦袋想跳一跳的人。
課程連結:https://hahow.in/courses/6221a5a8b82e9300073a24df
我的Top 3推薦短影音課程的理由:根據不同需求,推薦給不同的你
上完這7位老師的短影音課程後,我最大的心得就是:沒有最好的課,只有最適合你現在階段的那一堂課。
所以我不單純選「誰講得最好」,而是從「誰最能解決我當下卡關問題」的角度,挑出我最推薦的3位講師,並依照需求分類如下,排名不分先後:
🎯 1. 想建立內容節奏與商業邏輯的人:老獅說短影音課程很值得上
如果你是零經驗,但很明確知道自己是為了經營品牌、推廣服務、建立信任感才進來做短影音,那你絕對該先上老獅說的課。
他不會只教你「拍什麼」,而是一步步建立你的內容邏輯、平臺操作節奏與影片的角色功能。從定位、腳本到實作,全流程一次打通,非常適合經營者、創作者、接案者的起點課。
✅ 適合誰:想打造個人品牌、商業應用導向創作者、想穩定輸出內容者
⭐ 推薦指數:9/10(10分最高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🗣️ 2. 想提升鏡頭表達力與舞臺感的人:酷炫的短影音課程還不錯
如果你已經會拍、會剪,但始終在鏡頭前「放不開」、找不到屬於自己的角色感與節奏,那酷炫的課會給你很大刺激。
他本身就是百萬網紅,課程內容偏向經驗分享+創作者心法,特別著重在「如何在鏡頭前自然地展現自己、創造記憶點與娛樂張力」。即使是講一樣的內容,他能教你怎麼「講得有感、有力、讓人記得住」。
✅ 適合誰:想打造個人特色、自帶風格的創作者/自媒體經營者
⭐ 推薦指數:8.5/10(10分最高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🧠 3. 想升級內容深度、強化敘事邏輯的人:蟬師的短影音課程可以去聽聽
如果你覺得自己拍得還行、剪得也會了,但影片始終缺乏穿透力、打動不了人,那你很可能卡在「內容邏輯」與「敘事設計」的階段,這時候,蟬師的課就會是你突破瓶頸的重要推手。
他會帶你深入探討內容的本質、觀點的選擇與資訊的設計方式,幫助你說出有重量、有思考、有情感厚度的內容。這不只是內容技巧,更是思維養成。
✅ 適合誰:創作一段時間、想突破內容深度的創作者/講師/顧問
⭐ 推薦指數:9/10(10分最高)
7個短影音課程特色彙整總表
|
短影音課程主講講師名稱 |
教學風格 |
適合對象 |
推薦指數 |
|
老獅說 |
實戰派、邏輯清晰 |
想從0開始建立內容策略者 |
9/10(10分最高) |
|
蟬師 |
哲學派、內容有深度 |
已有基礎者 |
9/10(10分最高) |
|
安達老師 |
節奏明快、重實拍 |
新手~進階剪輯 |
8/10(10分最高) |
|
酷炫 |
網紅型、娛樂感強 |
想紅/想破圈者 |
8.5/10(10分最高) |
|
穿透 |
論述深入、策略導向 |
品牌或商業經營者 |
8/10(10分最高) |
|
617 |
經驗談豐富、接地氣 |
IG小編、自營商 |
8/10(10分最高) |
|
串串李川 |
創意取勝、風格強烈 |
喜歡玩風格、破框創作者 |
8/10(10分最高) |
你現在的短影音學習階段,誰的課程最能幫你跨過去?
報名課程不是為了學得最多,而是為了「解決當下最困難的問題」。
這8堂課帶給我不同角度的刺激,有些讓我馬上實作,有些則在幾天後才回味無窮。
最後送你一句我在課程中最有感的話:
「你不是要變成最厲害的創作者,你只是想要被看見、被理解,然後說出你真的想說的話。」
希望這篇心得,能幫你選對你的第一堂課,或下一堂該上的課。
串串李川短影音課程有線上版嗎?
看完這篇完整的7位短影音課程老師評比,不知道你心中是不是也開始浮現出「我適合哪一位老師?」的念頭?
我知道,現在學短影音已經不只是跟風,而是每一位想建立影響力、經營個人品牌、甚至推廣事業內容的人,幾乎都必經的關卡。
這7位老師當中,有的擅長邏輯清晰的架構教學,有的主打超接地氣的實作訓練;有人像朋友陪伴你一步步拍出第一支作品,有人則直接給你商業變現的完整藍圖。每堂課我都親自體驗過,也從一個完全不會剪影片的門外漢,一步步找到自己適合的風格與節奏。
如果你也跟我一樣,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堆廣告、但遲遲不敢下手報名,或者上了一堂課後仍覺得無法真正產出內容,那我真心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少走一些冤枉路。
每一位老師都有其獨到之處,沒有所謂絕對「最好」,只有「最適合你當下階段」的課程。
與其猶豫觀望,不如開始行動。
如果你還在猶豫怎麼選、或想知道更多實戰學員的真實心得,歡迎留言或私訊我,我會真誠分享我的上課筆記與推薦順序,幫助你做出更適合的決定。
走進短影音世界的第一步,其實沒有那麼難。
你只需要找到一位讓你「願意開始、敢於嘗試、持續產出」的老師。
影片剪不好可以重拍,腳本不順可以重寫,但行動,不能一直等。
下一個「被看見的你」,可能就從選對老師的這一刻開始。
你一定要努力,但千萬別著急 文/赤木 (一) 昨天看到陳道明老師的一段節目評論視頻。 節目的主題是擊鼓與雜技的多元結合。設計很有創意,傳承之余摻雜進現代表演方法,觀賞性和藝術價值都很高。參演人數多,動作難度大。 表演結束輪到點評團點評的時候,有一位年輕人說了這樣一句話“這樣的表演對這些孩子將來生活并無益處。” 接下來陳老師反駁時說的幾句話讓我贊同之余又記憶猶新: “你們一定要努力,但千萬不要著急。” “每一張臉都是不一樣的,你們都獨一無二。” 這讓我忽然想起來小時候的一件事。 (二) 我打小就數學成績不好,天生對數字不敏感,沒天賦。 通過刷題勉強維持到高中,可是因為課業難度增大,數學成績直線下滑。 記憶中分數最低的時候,總分150,我考35。 在分數至上的高中時代,班主任又恰好是數學老師,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學好數理化,走遍天下都不怕。 所以我理所當然被邊緣化:座位從開學時按成績排的第二排,沒覺來就已經到了倒數排。 身處理科重點班,數理化成績不好就幾乎要了我的命。 從好學生到差生,從云端掉落的落差讓我拼了命的學數學,整天泡在題海里不肯出來。 不愿意與同學交流,更不愿意同父母溝通。 上學下學形單影只,學校里也沒什么朋友,走在路上都在背公式。 并不懂什么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,以為和以前一樣背些公式,多做些題就萬事大吉。 結果可想而知:新知識攝入讓我應接不暇,題海戰術又疲于應付。 之前積累的知識庫存很快見底,新的知識又無法行成系統。 成績不見上漲,身體卻垮的很快。 周身氣場負能量滿滿,用我媽的話說,就是目光呆滯,雙眼無神,身形枯槁,整個人行尸走肉一般。 但說實話,即使求學坎坷,我也從來沒想過放棄。 我想的很清楚,無論過程怎樣,我要拼過一把才知道自己行不行。 以這個很英勇悲壯的姿態堅持到分班考試,我孤注一擲選擇了文科。 但是在我們那個三十八線都占不上的小地方,文科的同義詞是無能。 周圍親朋師長都普遍認為,不學數理化,出來沒工作。 而且我數學并非強項,其他科目又與其他人拉不開太大差距,學文科除了自以為是的“天賦”外,并沒有什么優勢。 但我依然堅持了我的選擇,也為之付出了代價—復讀一年。 第一次高考失利,覺著天空灰暗,世界末日。 然后在進入社會和沉心復讀的選擇中糾結了一個暑假。 在決定復讀前那天晚上,我在本子上寫下了這句話: “你一定要努力,堅決不能放棄,千萬不要心急。” 時至今日再回頭看看,那一年說長不長,收獲的東西卻能惠及一生。 第二次高考后我幸運的上了一所不錯大學的傳媒系,如今也做著與之相關的我喜歡的行業。 當年那樣近乎絕望的拼命努力,讓我學會了吃苦和忍耐。前途茫茫的復讀,讓我學會了堅持和等待。 如果我當年再心急一些選擇進入社會,我或許已經踏上了不一樣的道路。 所以我如今依舊篤定一個真理:你不要對不起自己,上天就不會辜負你。你一定要努力,但千萬不要心急,你想要的和該收獲的,時光都會給你,所有的付出都會為你鋪上一條花路。 (三) 同樣給我類似體驗的,還有來自于我朋友蘆葦身上的一件事。 我的讀者朋友們(并沒有)也許看過蘆葦的故事。 蘆葦當年在剛畢業那家公司工作的時候,遇到的困難并不少。 上司的刁難,同事的嘲諷,工作的困難都是常事。 相戀兩年,男朋友的毅然離開才是對她最大的打擊。 因為外務合作,工作需要較好的英語口語。 為了趕上差距,她每晚都要上夜校,回家還要加班趕工作。 那時候睡覺說夢話都是在背單詞。 通宵達旦做方案是再正常不過的事,哪天如果不用加班才讓人嘖嘖驚嘆。 甚至她很快就從失戀分手的傷痛中走了出來—工作并沒有給她傷春悲秋的機會。 可是她一點兒都不急。 我有時候心疼她,工資不漲職位不升,我急的亂跳,她卻淡定自若。 因為她一點都不急,她說該來的總會來的,只要做好迎接的準備就好。 果然,不久后,她就升了職加了薪,離夢想越來越近。 社會是很殘酷,而且也很功利,可是它邏輯簡單。 你值多少,它就會給你多少。 而我們窮盡一生,不正是在拼命的提高自己的價值嗎? 沒有量變的積累就沒有質變的飛躍。 你努力提升自己,它也不會輕易辜負你,不要心急,該來的總歸會來找你。 而且你急也沒用。 不要總抱怨你不升職加薪,要看看自己的努力值不值更好的。 總有人比你能力強,卻比你更努力。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,全世界只有一個你,不論大小,你總有你的獨特價值。 我不會告訴你,只要你努力,就能立刻逆襲。 我只想告訴你,只要你努力,我們都能做一個獨一無二的,平凡卻可貴的自己。 千錯萬錯,你的付出不會有錯。 所以,年輕人啊,你一定一定要很努力,但千萬千萬別心急。 我們都會死很久,別活太著急 年輕,你何必著急 20多歲,你迷茫又著急分頁:123
致匆匆逝去的歲月 2020-06-03 欄目分類:抒情散文 標題分類:人生感悟 不知是指縫太寬,還是流年太窄,一年又一年光陰從指縫間悄悄溜走。 “來如春夢不多時,去似秋云無覓處。”流年匆匆,光陰荏苒,時間的年輪一圈圈不停地轉動,我們眼睜睜地看著繽紛爛漫的青春漸行漸遠,伸手,卻無法抓住青春匆匆離去的裙裾。 有時候想:青春就像一塊兒美味誘人的水果蛋糕,色澤艷美,香味濃郁。然而,時間的刀一下下切割下去,不經意間青春已被割去大半,留給人的只是無盡的留戀、惋惜,還有悠遠的回味。 腦海里翻閱著美好閃爍的曾經,曾經的夢想,曾經的瘋狂,曾經的沮喪,甚至曾經的肆無忌憚,一件件,一幕幕,清晰如昨。 曾記否,為了有一個美好的前程,我們用勤奮書寫青春。我們狠著心,忍著淚,剪去飄逸美麗的長發,為的是節約早晨梳洗的時間。我們早起晚睡,教室里總是閃爍著微弱的燭光,閃爍著光芒四射的夢想,刻在記憶深處的是一個個伏案苦讀的背影。 曾記否,我們為了一張老師少給自己加分的試卷而懊惱,為了一個失敗的分數而哭泣,為了沒有得到老師的表揚而嫉妒,為了好友疏遠自己而耍小脾氣,為了男生塞給自己一張小紙條而心跳,為了逃脫上體育課而膽戰心驚地向老師撒謊…… 回首往事,那時候覺得特別在意的事情,以現在的眼光看來,就像空中飄過的一陣毛毛細雨,真的算不得什么,而當時卻耿耿于懷,難以釋然。 曾記否,畢業晚會上,我們盡情地揮灑熱情,“舞低楊柳樓心月,歌盡桃花扇底風。”我們忘情于歡歌熱舞之中,沉浸在依依惜別之中。我們忘卻時間,摒棄芥蒂,拋卻羞澀,惟愿真情永存,友誼長青。因為我們知道,自此一別,各奔前程,今日的歡愉不會再重演…… 青春是人生講堂上最美的詩,雋永清新,錯彩縷金,令人回味無窮。 青春是人生旅途中最美的畫,典雅秀逸,流光溢彩,令人逸興遄飛。 青春是人生盛宴上最純的酒,馥郁芬芳,甘美醇和,令人齒頰留香。 似水華年,易去難返,青春的盛宴終將離散。曲終人散,回眸經年,如果我們的青春沒有虛度,我們的青春不是一片荒蕪,便青春無悔,人生無怨。 白落梅說:將萬千心事寄放天涯的年齡早已過去,那份年少時的沖動,也被歲月消磨得蕩然無存。不再那么奢望一場盛世繁花的相遇,不再期待月圓的重逢。春秋置換,開始讓自己做一株草木,理性又安靜地看著人世變遷。 如今,我們多了幾份成熟,少了幾份稚嫩;多了幾份優雅,少了幾份青澀;多了幾份干練,少了幾份盲從;多了幾份從容,少了幾份拘謹;多了幾分理性,少了幾份沖動。這就是時間賦予我們的財富,也是時間賦予我們的無價之寶。 流光匆匆,落花成冢。瘦了青春,老了容顏。然而,逝去的是嬌艷潤滑的容顏,不老的是熱情洋溢的心靈;逝去的是懵懂年少的年華,不老的旖旎繽紛是夢想。 我們依舊熱愛生活,依舊熱情奔放,依舊步履鏗鏘。 作者簡介: 映日清荷,喜歡在繁忙的工作之余,覓一處清幽靜謐的角落,執筆畫心,將生活的點點滴滴珍藏。微信號:yingriqinghe1226 公眾號:清荷心靈絮語ID:qinghe201608 >>>更多美文:人生感悟
做一個簡單,豁達的人 2020-09-19 欄目分類:抒情散文 標題分類:抒情散文 楊絳在《將飲茶》中寫道: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,也不用傾軋排擠,可以保其天真,成其自然,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。 一個人把感情看得太簡單,太天真,并不是一件好事。簡單過度,就是愚蠢。即便曾經愚蠢過,只要你愿意清醒自己,明天依舊可以很美好。 不沉湎過往,時時展望未來,過好現在,才是最美的人生。愚昧的天真是傻,赤子之心才是楊絳先生說的天真吧!擁有赤子之心的人,內心該有多么溫柔和純凈啊! 擁有赤子之心的人,他的眼睛里,是美好,是風清云淡,是云卷云舒,是善良,是寬容豁達。 保持赤子之心的人,是快樂的,是幸福的,他不會因為某些不快樂的事情而困頓思緒。一個人如果沉湎在過去的憂傷中無法自拔,那么就永遠不知道快樂是什么? 唯美生活需要用心灌溉,幸福的明天需要用一顆真心去創造。只要你的內心相信美好,美好就一定會如約而來。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心事太多,不懂放空靈魂,就會郁悶。只有拋棄一些不快樂的事情,幸福和快樂才會走進來。 這個世界沒有那么多的如意,總有一些疼痛纏繞著你,人活著就會有疼痛。有的人活著,可是內心世界已經死亡,每一天在仇恨中,在無數個郁悶中行走,縱使快樂來敲門,也會被拒之門外。 生活可以過得簡單,但是不要無知;人生可以活的純粹,但不要愚昧。用一顆云水禪心,簡單純粹的活著,珍惜眼前擁有的幸福,忘卻曾經的煩惱,好好愛自己,就是最好的人生。不要把一切美麗的欲望寄托在不確定的人和事物上。 沒有誰可以陪你一直走下去,很多情誼,不管多么堅定,也不知道哪一天,突然就夭折了。有些人和事無需強求,對你好的人,你會一直在他心中,不在乎你的人,你一萬句的索求,只會換來無謂的低微。 不要誤認為有些感情可以低到塵埃,真正低到塵埃的感情,那是難以修成正果的,因為真愛是相互尊重和理解。素來喜歡林徽因對感情的態度,高貴一點,自尊一點,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你付出。珍惜今生的擁有,錯過了就再也回不到從前了。 張愛玲用一生的時間等待一個負心的人,最終在孤獨中悲哀的死去。 張愛玲對愛情是偏執的,只是執著在一個不適合自己的人身上,若愛情得不到回應,不如瀟灑放手。世上沒有放不下的東西。放不下,是因為你還不夠痛。 沒有放不下的內心,只有過不去的心坎。 幸福的人,他的內心世界是明媚的,他懂得什么需要放下,什么需要執著。只有放下對自己沒有意義的事情,執著內心的夢想,才能讓幸福與你并肩同行。 如果能夠在自己最美的年華里,尋覓一份兩情相悅的愛情,一定會幸福一生。 最好的愛情是彼此相愛,如錢鐘書先生對楊絳先生說的那樣:“從今以后,咱們只有死別,不再生離。”多真實感人的愛啊! 愛的國度里,粗茶淡飯也有濃到化不開的愛情,只要你珍惜,只要你懂得,那么愛就不會離開。生活中找一個結婚對象很容易,可是找一個愿意用一生時間來愛你,懂你的人卻很少。 有人說婚姻是圍城,但是真正的愛情面前,婚姻則是兩個人愛情甜蜜的港灣。 因此,好的愛情,不是離別后的牽腸掛肚,而是在一起,是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決心。生活里,時常保持一種赤子之心和豁達,會讓你更快樂,更幸福。 作者:襄楚雁麗(微信:xcyl899)公眾號,湘楚原創微文: xcyl1208。用一支瘦筆,書寫生活。在冗雜的塵世,自由于喜歡的文字伊甸園。 >>>更多美文:抒情散文
EE515JIIOC787MKH
串串李川短影音課程小資族適合上課嗎? 》這7位短影音課程老師我全上過,只有兩位我會推薦朋友去上酷炫短影音課程哪個縣市有開課? 》一場從模仿開始的學習之旅:7堂短影音課程帶給我的成長617短影音課程線上課可以嗎? 》給有預算但沒方向的人:這樣選短影音課程才不會後悔
留言列表

